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孝昌法院营造五个环境主动服务大局

来源: 办公室 时间: 2019-05-24 16:45 点击量: 419


  近年来,孝昌法院主动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战略、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把服务发展作为法院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谋篇布局、精准发力,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助力经济发展,为加快“六个孝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赞赏和人民群众好评。

服务中心大局,努力营造了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加大服务项目力度。要求全院干警坚决破除就案办案、重办案轻服务等错误思想,树立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服务的意识,确保审判工作与县委的中心工作同心同步,确保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高度重视项目案件审理工作,及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加强金融案件审理,规范和调整市场秩序,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审结各类金融案件320件,涉案标的1.68亿元,有效地维护了金融稳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努力推进破产重组,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优化细化司法措施,在党委领导下加强与政府协调配合,积极服务保障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成长壮大。用好用足法律资源,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产业层次提升和民营经济市场空间拓展等方面积极作用,依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搞好建浩科技、鸿翔农业破产审理工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院主动与政府部门配合,依法、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破产改制工作有序平稳推进。优化扶贫司法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构建扶贫大格局,为“百企帮百村”行动、“互联网+”扶贫模式等提供司法助力和保障,全面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畅通“网上+网下”诉讼服务,加快驻村(社区)法官联系点建设,通过巡回审判、社区法庭、假日法庭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便利。高频次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增强贫困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按期优质完成法院系统承担的扶贫任务,驻村队员罗如桥肝癌晚期仍心系扶贫,2018年法院对口精准扶贫捐款33600元,为驻点村送去救灾资金86000元,捐送电脑、打印机、空调、电视机32台。多措并举推进精准扶贫,筹措资金3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96户,为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司法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依法惩恶扬善,努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做到快审、快判、从严处理。共受案246件,审结164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打击重点,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重点惩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保护公民人身不受侵犯;重点惩处盗窃犯罪,保护公民、法人财产安全;重点惩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合议庭,少年审判坚持寓教于审,立足青少年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安排庭审,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9件12人,同时,拓宽工作渠道,扎实推进“青少年维权岗”、少年犯“圆桌审判”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矫治工作,帮教感化失足青少年27人。

依法定纷止争,努力营造了诚实信用的诚信环境。注重涉及农民工、就业、就医、社会保障、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等事关民生问题的案件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885件,其中妥善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246件,维护了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审结权属侵权纠纷148件,其中涉及农民工权益保护案件25件,成立20人的4个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专班,实行“快立、快审、快执”方案,3天执行回农民工工资60万元并及时发放到位,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社会稳定。审结买卖、房地产开发经营、借款、建设工程等合同纠纷案件269件,维护了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及时兑付备受关注柯岑家园房地产项目执行款470万元,进一步为经济发展优化了投资兴业环境;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4件,凸显了劳动维权意识和劳动保障理念。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积极处理婚姻家庭、生产生活、产权归属、金融借贷、商业流通等领域的矛盾,化解民事纠纷,理顺经济关系,倡导珍惜家庭、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以及等价有偿、公平交易、诚实信用等商业道德,制裁家庭暴力、恶意欠债、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注重通过诉讼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调解撤诉率达到73.83%,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案结事了,案结事好。

加强行政审判,努力营造了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依照“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司法环境,化解行政争议”的行政审判职能要求,规范行政案件审执工作。受理行政诉讼案件68件,审结57件。拓展服务行政法治建设功能,行政庭法官先后到县工商局等多家行政单位进行行政执法指导,为行政执法单位上法制课5次,召开座谈会3次,及时解决行政机关在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行政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加大行政纠纷协调工作力度,在坚持依法公正审理的前提下,积极做好当事人的协调工作,行政案件协调和解率达72.73%,促进了官民关系的和谐,优化了政务环境,为行政审判健康有序进行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积极倡导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精心组织了一次由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的案件庭审,为构建法治型行政机关开创了先例。与此同时,为推动行政诉讼法的贯彻落实,争取县委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县行政审判工作会议,加大了行政诉讼法宣传力度,多次邀请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座谈、旁听庭审等,促进行政审判的司法环境逐步优化,公众认知度得到较大提升。

规范执行活动,努力营造了高效权威的征信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改善执行环境,大力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执行工作的文件精神,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重视和支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工作来抓;建立新的执行机制,大力开展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实现了执行工作在全院范围内的统一指挥和执行案件在全院范围内的统一调剂,增强了执行工作的抗干扰性;改进执行方法,积极尝试采取担保执行、悬赏执行、媒体公告执行等方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压缩逃债赖帐者的生存空间。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我院案件执结率逐步上升,共受理1096件执行案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