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凡人小事|基层法庭办案 永远在路上

来源: 孝昌县人民法院 时间: 2024-07-29 17:07 点击量: 270

201810月,汪汉池考入孝昌县人民法院,直至20237月调入刑事审判庭前,一直在派出人民法庭工作。人民法庭办案,横亘在办案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送达,立案后只有将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以及其他诉讼材料“送”给被告,才能让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下去,但这个“送”却充满了困难与曲折。

对于送达,汪汉池有一套自己的理解,他说:“现代法律体系中民事诉讼原、被告地位平等。但在基层乡村,在乡民们朴素的意识里‘被告’即意味着被人给告了,不少人对这一身份称谓充满了排斥,于是你‘送’他躲,‘斗智斗勇’,很多时间和精力,就消耗在‘送’中。虽然相关法律在不断完善这一方面的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情况,加之乡村社会流动性缺乏的特点,很多案件无论是从法理还是伦理的角度出发,让熟人之间以调解的方式结案,更利于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所以我们基层办案宁愿自己多跑路,也要避免机械式司法,一判了之”。

秉持着法庭办案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理念,5年来邹岗镇49个行政村,陡山乡37个行政村,到处都是汪汉池的足迹。一辆爱丽舍,三两法庭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

又是一件标的7200元的“小”案子,他说:“钱虽不多,但其中的每一分,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不能有一丝怠慢之意。”

很快,通过多方打听,查明了被告的住处,其位于陡山乡某湾里。他当机立断,迅速安排,与书记员一起,马上前往陡山送达。春雨绵绵,老旧的爱丽舍在柏油路面上疾驰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到了村口,车子停在晒场,汪汉池决定步行进湾。这是他多年来下乡办案的“秘诀”:“许多老百姓究其一生也不会和法院产生任何交集,直到今日他们中仍有很多人认为诉讼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对法院人存在很大的误解。警车、制服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故意躲避的被告,又是湾里的‘大姓’,那样问人问路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很多时候他都揣着证件,穿着便装,与当地老百姓随意的攀谈、寒暄,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边走边打听,报出被告父母的名字因为被告是年轻娃儿,打听其父母的名字才能问清,很快寻到之前打听的住处,人并不在家,只好改日再来。

为了这个标的7200元的案件,他先后4次累计100多公里到现场寻人调解,只为促成案结事了人和。他相信,只要能把人寻到,他就有办法解决纠纷。

功夫不负有心人,根据原告提供的消息,他顶着炎炎烈日,利用午休的时间,再次登门。看门关着,以为又白跑了一趟,看到门前晾晒的豇豆,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他判断屋内有人。听到房后有声响,转到房后一喊,果然有人在家。

看到有法庭干警登门,被告态度强硬,只说没钱。原以为连日来的“折腾”,汪汉池早已没有耐心,没想到他再次和被告做起思想工作:“这几年大家都不容易,要钱的老哥说之前大家关系都蛮好,跟你做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晓得你也有难处,但法律还是要遵守的,有钱给钱没钱给话的道义也是要讲的!”

被告情绪逐渐缓和,对欠款事实没有异议,但表示暂时家里困难,一时间资金难以周转。

听到被告所说,汪汉池看到了调解的希望,果断联系原告,原告表示只要被告现在能拿出诚意,后续三个月内还清欠款,他可以放弃利息主张。被告表示同意,当场向原告转账1000元,承诺剩余款项分三期还清。

正是靠着这种百折不挠的韧劲儿,一起又一起的基层纠纷,在汪汉池的化解下得以案结事了。

他说:“法庭所办不过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案;所言不过老妪能解、平易近人的方言。不求纸醉金迷、腰缠万贯,不慕扭转乾坤、声名鹊起,志在为民——把每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案,办成人民心中的大案;把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方言。淹没在人群中,隐身在灯光下,让公平正义润物无声地走向每一个人民群众心间。”这就是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