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介绍 > 队伍建设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廉洁之道

来源: 《党风廉政建设》2012年第5期 时间: 2012-06-11 15:33 点击量: 675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长阔高深。廉洁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廉洁文化内容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更是十分丰富。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册,合称为《道德经》,共81章。《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事物种种的玄妙,都是从道中生发而来。简言之,“道”就是“自然”,是万物的本源;德”是“道”的体现,是顺道而行的方法,是人立世的根本。“道德”即指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处世。
 老子思想倡导无我、守柔、居下、退后、清虚,主张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对无止境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其核心思想主张即“无为而治”。这个主张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无为而治”及“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政主张,2500多年来被不少朝代的执政者所采用。
  在西汉初年,文帝、景帝两代历时40年左右,就是以老子的“无为而治”为治国之策,与民休养生息,安定民心,发展经济,迎来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文景之治”盛世时代。
  唐朝辉煌鼎盛的“贞观之治”,其根本动力源泉也在于执政者对《道德经》的推崇与实践。唐玄宗还曾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制令士庶均须家藏一册,使得《道德经》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读物,使以老子思想为治国纲领的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夯实了大唐盛世的道德文明基础。
  北宋时期,宋太宗倡导《道德经》的“治身、治国之道”,宋徽宗、宋仁宗也认为《道德经》内含的“清静治国之道”正是他们的理想治国纲领。三位帝王从老子思想中汲取治国之道,济世安民,令北宋精神文明高度发展,文化空前灿烂……
  古代历代统治者辉煌的治政功绩证明,“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不作为,不推行新政,而是要求执政者树立以民为本、以民为重,重民轻君等等“民为贵”思想,顺应客观规律,不胡妄作为,不瞎折腾。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兵、治内还是外交之道,都是老子在呼吁、引导执政者如何巩固政权地位、富国强民、永保江山。这样的执政,也正是老子一再强调的“圣人之治”理想。
  廉洁思想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老子看来,道德的体现是诚信与廉洁,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立国之本。诚信为本,廉洁执政,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失德失信等社会乱象的出现,乃是人类的贪欲造成的。贪欲滋生,乃是因为失了廉洁。所以,一个人要安守廉洁,就是要去私欲,去贪欲;一个政权要稳固长久,执政者必须廉洁治政。概括起来,老子的廉洁之道有六大部分。
  一、上善若水
  最高尚、最伟大的品格就是像水一样。做人也好,执政也罢,要做到廉洁如水。这是老子倡导的为人处世、无为而治的根基。
  老子的一生都崇尚水。关于水,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诸多精辟论述。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其本性纯净而坚韧,透盟而专富,谦下而深远。它安居于自己的地位,胸怀宽广,顺服时节,以仁信为德,默默发挥着自己的才能。老子借水包容广阔、扬清涤浊、刷新世界的特性来比喻圣人为政廉洁如水。一个社会清明如水,腐败则无处寄生。
  “廉”字有很多种解释。作为“清正、廉洁、不贪污”之义,最早就出现在《道德经》第五十二章里。老子说,“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其意是指人们迷恋名利的思想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所以圣人为人方正而不孤傲,清廉而不受损,率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廉即是清,清即是水,这里形容的是圣人之治,“廉而不刿”,倡导的就是廉洁治政。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由此可见“廉”对于治国有多么重要。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在以清廉之风主政时,国家安定;一旦腐败之风盛行,民心就开始离散,国运就开始衰退。要重振国运,就要坚决惩治、消除腐败,重拾人心。所以,为官执政者廉洁如水,是百姓与国家的福音。
  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素:无色彩的布;朴:未经雕琢的木。“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这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直译,但老子的观点并不拘泥于一人一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既是对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执政者理想人格的最高期望。
 老子作为记录历史与掌管国家历史典籍重地的史官,对朝廷内忧外患的现实格局了如指掌。他在朝为官30多年,期间经历罢黜与复职,受宠与失意,深刻认识到贪欲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人心道德尽失的根源,因此主张人们恢复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以便使生命不致遭到欲望的诱惑而陷入绝境。
 “少私寡欲”,这个“欲”,指的是贪欲。所谓贪欲,无非是对物、色、权力的贪求与占有欲望。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尖锐地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等物欲的诱惑使人思想迷乱、行为失控,直截了当地点明了贪求物欲的恶果,令人警醒。
  那么,执政者如何避免成为金钱财富的俘虏?如何克制自己膨胀的色欲、权力欲?如何能减少私心,降低欲望?答案是,“见素抱朴”。保持一颗淳朴清廉之心,就能抵御物欲诱惑,克除贪婪之心,就能视五色、五音、五味、行猎之乐、难得之货如过眼烟云。老子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白“少取才会获得,贪多必会迷惑”的道理。他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写道:“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推崇圣人的廉洁之举。圣人不积累财富,而是将自己的财富用来接济民众。表面上看,他的做法岂不是让自己变得清贫,生活苦毒?但是,给予并不就是失去,施舍反而带来更大的收获。他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到富足充裕。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这种纯真朴素、甘守廉洁,无私无欲、施利于人的精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一大原则。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欲,就是无贪欲。无贪欲,就能做到“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就能公义治政。执政者按照“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四大原则行事治政,实际上是对百姓行“不言之教”。执政者不折腾、不多事、不贪心、不妄为,百姓自然也会少了利己之心,更加善良淳朴,自化自正。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老子论及“天长地久”之道,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为一个人以无私、纯洁之心对待天下,最终会成就大“私”,即赢得天下人的关爱。
  一个执政者守住质朴,根绝私欲妄念,能对百姓起着良好的榜样作用,一个政党若能廉洁执政,将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甚至让利于民,就能在人民群众中建树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戴。如是,国家繁荣安定的局面就可来到。
  三、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论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俗话说,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深谙物极必反的规律,透看到了“金玉”、“富贵”中隐藏着的灾祸,“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事实上,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包括金玉、珠宝、财富、地位、名声等在内的东西传之永世?没有一个人。不仅如此,个人占有的财富愈多,往往骄奢淫逸之气愈盛。而骄奢淫逸是有悖于道的行为,终有一天会为自己招来灾难。在这里,老子要告诫世人的,就是贪恋财富、放纵物欲只会自招其祸的道理。
  财富本身并不是祸患,带来祸患的是对财富的贪婪之心,所以贪图财富的人是在贪图祸患。与老子同时代人、周灵王之子、历史上智慧过人、富于传奇色彩的太子晋曾犀利地指出:“……祸岂有爱焉,而贪之求之……利方在门,兵已加颈,非贪之求之耶?!”“……祸这种东西难道有什么可爱吗?然而贪利之人却拼命贪图并追逐它……利刚到手,刀却已经加于他们脖颈了,这难道不是贪利之人在求祸吗?!”一般人都说“贪者是在贪利”,而太子晋却独独从贪的后果推论,认为“贪者是在贪祸”,这样的认识可谓深刻高远,一语中的,与老子提倡的“不守金玉”有异曲同工之义。
  为什么说“贪者是在贪祸”呢?
  贪实在是万恶之根。世上各种罪恶,推其根源,可以说都是从贪来的,贪名贪利也好,贪色贪玩也罢,抑或贪吃以及贪其他各种东西,有人为达到目的,往往不顾道德廉耻,不择手段地与人相争,背信弃义,发生嫉妒、欺骗,甚至仇恨、杀害。贪使人变得卑鄙可耻,与真道、善美完全隔绝,却与魔鬼相伴为伍。但贪婪之徒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沉于败坏和灭亡之中,比如说贪财的人吧,财少不乐,财多不安,心挂在钱财上,心中就没有丝毫平安喜乐,贪得的财物,都如同一把一把的利刃,刺透自己的身心,有一天,他还要连本加利地偿还。
 “贪者是在贪祸”,这话反过来证明,廉洁之人才可以得荣耀,得安宁,得快乐,得长久。
  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论述了贪求名利与失去生命精神的利害关系,阐明了要懂得知足知止的真理。“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杏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这里,老子强调,廉洁,就要淡泊名利之心。
  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旨在说明生命重于名利。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爱?身体与财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获得与丧失相比,哪一个危害更大?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通俗,但是世人往往为了追求名利而不顾及身体甚至生命,为获得物质的享乐绞尽脑汁,耗尽精神,殊不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结果是过于追求虚名的人,必然付出惨重的精神代价;过于积藏财物的人,将来失去的财富会更多。因为他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财富,甚至还有做人的本性与生命。因为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招来大患。所以人要学会知足、知止。知道满足而不争虚名,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危险,生命与财富就都可以长久拥有。
 懂得了生命重于财富的道理,就一定要懂得珍惜生命。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指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为什么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人有大患,是因为人有身体。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于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执政者认识到生命可贵的意义,就可以做到知足不贪,勤政做事、廉洁公正,不会招来祸患,使政权稳固。
  五、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在《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老子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即符合客观规律、顺应民心,顺势而为的施政纲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必须代表国民的意志,不能以个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而必须“去甚,去奢,去泰”。这里的“甚”是“极端”的意思;“奢”,是指“奢侈”;“泰”则是“安逸,过分的舒适”。表面上看,是指圣明之人要去除浮华的生活方式,但其深层意义,则是老子关于廉洁执政的具体方法,他告诫执政者要“去除自己极端的权力欲,去除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去除骄横恣肆无视人民利益的不道行”,去除了这些,就能避免瞎折腾,避免推行可以满足个人名利欲望但违背人民意愿的施政方法,达到廉洁之治、开明之治,圣人之治。
 为什么要“去甚,去奢,去泰”?说到底,“甚”、“奢”、“泰”都是“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欲祸观。“可欲”、“不知足”、“可得”都是因为内心对“甚”、“奢”、“泰”的渴望。老子主张去欲,并不是说要剪除人类的自然欲望,而是说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如对“甚”、“奢”、“泰”生活的追求,对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直到根绝。只有根绝了对身外之物的欲望,才可以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满足于前的生活,才可以心静抱朴,安于廉洁,心怀天下,执政为民。
  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将慈爱、节俭、处下居后当作人生三宝,这是老子为人处世、无为而治思想的最高智慧。因为慈爱能成就万民信任他的勇气,节俭能成就天下富足,处下不争则无人与之相争,反而能成就领袖地位。
  老子将“俭”宝当成治政的三宝之一,可以想见“俭”的重要性。
  “俭”,即节约,亦含有约束、节制、节省、朴素之意。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自我而不放纵欲望,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是美德。俭,必然兵足将广,兵足将广,才能取胜于战。这是老子的用兵之宝,但同样用于治政、修身。一个廉洁的人,必从尊俭德开始。
俭德是廉洁的根本。廉是为官的本分,也是为官的大德。为官之廉,就是不贪婪,不豪取,不见钱眼开,不贪赃枉法。持俭才能守廉,守廉才能兴廉,兴廉才有廉政之风。“我无欲而民自朴”,执政者以身作则,保守俭德垂范百姓,戒奢戒贪,百姓自然也会保持清静淡泊、不慕奢华的生活作风。百官持俭守廉,百姓安守俭朴,这样的社会必形成大美大德、一片祥和之气。
  所以执政者以俭为宝,以俭为乐,克除贪欲,廉洁治政,是百姓之幸,是国家社稷之福。
  总而言之,老子的廉洁观阐明了一个真理:不守廉洁,贪欲滋生,执政腐败,必将导致自我堕落、政权毁灭、国家败亡的恶果。2500多年过去了,这真理仍然闪耀出威严的光芒,直透人心,观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