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阳光执行|以“阳光”破困局,让公正可感能知

来源: 执行局 时间: 2025-07-28 17:06 点击量: 191

7月7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改革有关地区名单出炉。孝昌法院推行阳光执行成功入选。为努力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孝昌服务“建成支点”、走在“全省同类县市第一方阵”贡献司法力量。孝昌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辟“阳光执行”专栏,定期报道孝昌法院如何针对当事人最关心的三件事:能不能拿到钱,什么时候拿到钱,拿到多少钱,以“四公开、三服务、两保障”模式深入推进执行工作,就如何推动执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兑现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等方面的务实做法、典型案例。

“从上诉、信访到执行和解,从疑虑重重到心服口服,法院的阳光执行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公正!”近日,随着80万元执行款顺利到账,一起历经上诉、信访波折的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向孝昌法院执行团队由衷感叹。这起标的额达147万余元的案件,在执行团队远赴北京的攻坚下画上阶段性句号,更成为孝昌法院以“阳光执行”破解矛盾僵局的鲜活范例。

阳光执行:驱散“执行迷雾”的关键

“案件曾经历上诉、信访,说明当事人对司法程序存在顾虑,唯有把执行全流程摊在阳光下,才能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孝昌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坦言。该案中,被执行人在一审败诉后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仍不履行,甚至通过信访表达对执行程序的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况,孝昌法院将其作为“阳光执行”重点案件,明确提出“每一步都公开、每一项措施都透明”。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团队第一时间通过“12368”司法送达平台、“智慧执行”信息交互平台等互联网新技术,向双方推送案件流程,包括承办人信息、财产查控计划等;针对被执行人的信访疑问,执行法官逐一书面答复,附上法律依据和调查证据;就连远赴北京的执行方案,也提前跟双方当事人说明,拟采取哪些措施、可能遇到的风险,均一一公开。这种“敞开门办案”的方式,让原本对立的双方逐渐放下戒备。

千里攻坚:用“透明”化解重重阻力

被执行人公司营业地在北京,且因前期的上诉、信访,对执行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异地执行难度陡增。但“阳光执行”从不因困难而打折扣,执行团队决定前往北京前便通过网上查控将被执行人公司账户冻结,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主动联系法院,申请解除账户冻结,以保证公司正常运营。

“我们不是来‘施压’的,是来依法解决问题的。”执行法官也多次向被执行人释法说理。“你之前的上诉权、信访权都受法律保护,但生效判决也必须履行。现在每一步执行都公开,你的合法权益同样有保障。”透明的沟通、规范的操作,让被执行人逐渐认识到逃避执行的后果。最终,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执行人先行支付80万元,并承诺剩余款项在2026年6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到位。

常态守护:让“阳光”成为司法常态

这起案件的突破,是孝昌法院“阳光执行”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孝昌法院聚焦“执行难”痛点,通过“执行全流程公开”“关键环节邀请监督”“执行结果同步反馈”等机制,让当事人对执行进度“一目了然”、对执行措施“心中有数”。针对涉信访、有争议的案件,专门建立“阳光执行档案”,将沟通记录、调查证据、处理依据全部存档备查,用公开消除误解,用透明赢得信任。

“阳光执行不仅是程序要求,更是司法为民的温度体现。”孝昌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阳光执行机制,让每一起案件的执行都经得起监督、受得住检验,用看得见的公正、摸得着的成效,让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

次千里执行,是法院践行“阳光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从主动回应信访诉求、公开释法明理,到跨越千里实地协调、全程规范留痕,既彰显了司法权威,又传递了司法温度。执行团队以实际行动证明,阳光执行不仅是程序的公开透明,更是用真诚与担当打通纠纷化解的“最后一公里”,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跨域矛盾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