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这些东西,我们明天就给你送过去,你就安心在家吧。”“大爷、大妈,现在疫情严重,大家没事就不要聚在一起聊天啦,等疫情过去再聊也不迟呀!”
“广大村民朋友们:防疫情,不麻痹!勤洗手,多通风!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勤洗手,戴口罩!不恐慌,不传谣!有情况,及时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疫情开始驻村至今,法院全体扶贫工作队队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一是当好防疫排查员,做到涉疫情况信息摸排到位。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村内涉疫情信息进行滚动摸排,全面采集涉武汉人员、车辆,以及发热病人情况信息,动态掌握重点人员家庭信息、就诊情况、活动轨迹等信息,确保到过武汉、从武汉回家或与武汉人有接触的人逐一排查、跟踪巡访,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二是当好防疫协控员,做到重点人员协控协管到位。对“凡是回乡过年的人员、凡是疫情期间有武汉居住史或到过武汉的人员、凡是与武汉回乡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凡是发现有不适症状的人员、凡是与疑似或确诊病人有接触的人员”,及时上报村、乡和法院,协助有关部门落实隔离观察措施,确保不漏管、不失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三是当好防疫宣传员,做到疫情处置政策宣传到位。加强疫情防范的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标语、防控知识、倡议书,大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切实提高村民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信息的解疑释惑工作,发动村民群众对可疑情况进行举报,及时发现制止谣言和不实消息的传播。对外来探亲走访人员,严格控制进入,耐心进行劝返;对村庄院落进行消毒,利用广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为打好全村输入性病毒源“阻击战”尽大家最大的努力。
四是当好防疫安全员,做到风险隐患排查到位。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对驻村内社会治安、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风险隐患进行不间断排查,及时发现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处置。
五是当好防疫调解员,做到矛盾排查化解到位。及时发现掌握驻村内因疫情处置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邻里纠纷等小矛盾、小纠纷。化解不了的,及时上报村、乡及相关职能部门,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处。
院长肖中兴要求大家:“疫情当前,我们不退!要始终做到把疫情当命令,听从指挥,同心协力,担当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把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履行责任担当。”
“在网上看到有个比喻很形象,我们就像村民家里门上过年贴的“门神”,我们替村民群众把好这个门,把疫情关在门外。”法院驻栗林村书记崔家鸿开玩笑的对大家说。比喻固然形象,玩笑也很轻松,但责任很是沉重。驻村队员王荣九说,村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村干部说一百遍,似乎在他们眼里,都是多余的废话。
当好“门神”,村民就要自觉关门,不仅要防控疫情,还要看住村民,让疫情不在村里传播。村民群众自我防控意识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贵在群防群治,群众不参与,疫情难根除。驻村队员想尽一切办法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防疫宣传,村上大喇叭喊起来,小喇叭动起来,横幅拉起来,宣传海报贴起来,一封信发到人手一份,把手机都用起来,抖音短视频、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在持续的宣传之下,村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主动参与,采取各种方式,严防人员流动,取消各种宴会、聚会、集会,村民群众都说,驻村队员就是他们的“门神”。
“到村入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我们不是只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了对大家负责,这个时候,我们不能逞强。”每次入户排查摸底,队员杨奇斌都会多唠叨几句,生怕大家放松了自我防护。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太多的“逆行者”,驻村干部算是其中最接地气的,他们面对的是春节前广大在外务工返乡人员,这个春节农村很宁静,但情况也很复杂,形势似乎比他们认识到的更为严峻,他们丝毫不能懈怠。
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国民说:“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疫情当前,我们这些法院青年干部理应冲锋在前,尽自己的努力守护好全村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他的贴心服务也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法院驻村所有干部牢牢扛起肩负的政治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安排,全面部署,24小时奋战在一线,对我村内所有进出人员逐一排查登记,做好检测等工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给予了全村人民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和力量,他们真是我们村的守护人,他们的付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全村人民为他们点赞,希望他们在一线奋斗同时也要加强自身防护,保重身体,他们辛苦了,在此我们代表冯庙村全体村民感谢他们。”冯庙村支部丁书记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法院全体驻村工作队队员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带领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战役仍在继续。
但他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