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法院2017工作回顾
2017年,县法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发展,为加快“六个孝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共受理各类案件3121件,结案2996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10件,审判执行质效在全市法院继续保持领先。
一、先进典型
——执行局干警戴斌。戴斌同志参加法院工作22年来,凭着对法院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注重总结办案经验,善于创新,执结大量的执行积案和“骨头”案件,是孝昌县法院执行工作的行家里手。2017年11月5日,因长期工作劳累,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3岁。戴斌同志去世后,孝感日报、湖北日报、人民法院报相继在头版刊登孝昌政法干警戴斌同志先进事迹“我的岗位就是为弱势群体撑腰”,在全省政法系统引起强烈反响。省高院院长李静批示:戴斌同志事迹感人,要求政治部、宣传处、执行局做好立功宣传工作。经省高院研究,拟将戴斌同志作为孝昌政法干警先进典型向最高法院申请追记一等功。
——法院办公室。近年来,办公室紧紧围绕法院审判工作重点,按照“重参谋、优服务、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桥梁纽带、督促检查、调研宣传等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档案工作通过省特级复查验收和市级文明单位再一次复查通过,2017年被省高院授予先进内设机构和全省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多次被省高院授予督办先进单位、司法行政先进单位、档案先进单位,信息调研宣传工作连续13年位居全市法院第一名,法治微电影《柿子熟了》荣获全国法院第四届十佳微电影,是湖北四届以来第一次荣获十佳,5次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6次市、县授予信息宣传先进单位,39人次被省、市、县授予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二、重点工作
1、信访维稳工作方面。县法院认真采取约访回访、信访听证、申诉再审等措施,解答群众困惑,平息群众怨气,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全年召开信访案件听证会17次,共对96名贫困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87万元,19件信访案件得到彻底化解,息诉罢访率为86%;积极运用法官释法明理、第三方现身说教等方式,传输法治思想,引导当事人走出“信访不信法”误区;严格落实司法行为监督、案件质量评查、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法官言行,提升审判质效,增强司法信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发生,信访案件同比减少了26%。
2、电诈综合治理方面。县法院响应县委、政法委号召,成立了反电信诈骗工作小组,在花西乡大庙村积极参与诈骗整治活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制作反电诈法律知识宣传栏等方式宣讲法律政策,强调打击力度,消弭违法犯罪思想;2017年5月25日,孝昌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到花西乡大庙村委会巡回公开审理了一起信息诈骗案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法治宣传效果;加强电信诈骗案件打击力度,2017年,我院共受理诈骗类案件27件38人,已审结26件36人,努力铲除电信诈骗滋生蔓延土壤。
3、平安建设方面。县法院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坚持“严打”不动摇,依法强力惩治各类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共审结刑事案件159件,判处罪犯169人;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努力通过司法调解,平衡利益冲突、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93%,民事案件调解率为67%,行政案件撤诉率为42%,5个人民法庭诉前化解纠纷361件;坚持司法宣传不放松,积极运用典型案例,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警示教育社会公民遵法守法,促进社会和谐安宁。全年法官入校举办法制课堂15次,邀请各界代表旁听庭审8次,电视台、网络庭审直播7次。
4、法治建设方面。县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将法院干警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首批入额的27名法官均到审判一线,优化了审判资源配置;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明确法官对其承办案件主导庭审、组织评议、签发文书、终身负责,减少了案件裁决层层审批、请示汇报等行政管理环节,司法质量、效率、效果等指标有较大提升。建立健全符合审判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积极推行“两个清单”管权力,“三个担当”抗干扰,全面实行主审法官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把执行错案追究、责任倒查机制作为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建立责权明晰、权责一致、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落实院庭长亲自主审案件,让优质审判资源回归审判一线,法官办案责任进一步强化、办案周期进一步缩短、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
5、服务发展方面。一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立足“三万”、“精准扶贫”驻点村实际情况和法院职能,选派年轻干警到村任“第一书记”,找准帮扶突破口,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7项,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三万”活动先进工作单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精准扶贫捐款33600元,为驻点村送去救灾资金86000元,捐送电脑、打印机6台、购买档案设备200个、筹措资金3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96户,修建机耕路2.5公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二是不断延伸司法服务。积极投身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介入全县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从法律研判、风险预警、案件审理、强制执行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全年法院干警参加法律研判52次,提出司法建议36个,配合行政机关联合执法4次;持续开展法官“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走访规模企业27家,完善经济合同92个,举办法律讲座5次,努力帮助企业规避经济转型期的经营风险。
6、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强化作风转变,树好司法形象。聚焦四风问题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抓铁留痕地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坚持“严”字当头抓管理,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审判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坚持“实”处着力转作风,严厉整治执法办案过程中庸懒散奢、冷横硬推等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损害法官形象的苗头性问题,警示引领广大干警践行群众路线、遵循司法良知、恪守职业道德,永远保持人民法官的良好本色。二是强化能力提升,练就司法本领。积极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持续举办庭审艺术、调解策略、裁判方法、执行技巧等专题培训24期,提高了法官的专业素质和司法技能;积极采取案例教学、结对帮带、定期轮岗等措施,传承审判实践经验,助推青年法官成长进步;认真抓好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采取法官会议研讨、疑难案件评析、重点课题调研等方式,挖掘司法智慧,破解司法难题,努力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法官。我院法官撰写的16篇理论文章在专业期刊发表,278篇信息调研文章被市级以上媒体采用。
三、队伍整训
2017年,法院队伍建设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个别干警大局意识不强,对自身要求不严不实,司法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青年法官审判经验不足,司法能力亟待提升;少数案件质效不高,司法管理尚需加强;执行难、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当事人缠诉闹访严重、司法改革中利益分配、司法责任制落实、审判权运行机制等问题仍困扰、制约着司法工作的开展。
2018年,县法院继续坚持管党治院,始终不渝深化法院队伍建设。坚持廉洁风险防控不懈怠,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把从严监督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和业外活动全方位,全面规范法官的司法权力运行;坚持正风肃纪不放松,着重解决作风不严不实、行为失范违规、司法不公不廉等潜在问题,全面打造“五个过硬”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不间断,持续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创新法院文化建设载体,讲好法治故事,传承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法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