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打好执行战役 破解执行难题

来源: 办公室 时间: 2017-11-16 16:15 点击量: 2140

打好执行战役  破解执行难题

 

孝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肖中兴

近年来,孝昌县人民法院坚持以最大限度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向执行难全面宣战。2016年1月至今,共受理执行案件897件,执结667件,执结标的额9050.82万元,结案率为74.36%,标的到位率96.56%,有效解决执行难题,为孝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加强联动对接,打好执行主动战。根据最高法院、省高院《关于“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有关部署要求,该院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加强与县直各部门、各行业的联动,构建联动威慑机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格局。一是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动对接,加大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全社会围猎“失信”的强大合力和“统一战线”。二是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联动对接,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拒不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金融机构,建议银监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主动加强与县纪检监察机关联动对接,及时处理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在支持和配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7月份,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和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有效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动等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运用信息手段,打好执行倒逼战。该院不断加强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先后购置执行指挥车、执法记录仪,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安装执行文书网上批注系统,实现执行信息全案、全程、实质、有效公开,将执行案件主要信息全程向当事人公开,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从实体到程序全程留痕,以执行公开程序对执行人员形成倒逼效应,解决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涉及执行联动的各相关部门与法院执行数据库实行专线联接,实现“点对点”网上查询和冻结,建立覆盖被执行全部银行存款、银行卡消费记录、证券、土地、房产等多方面信息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一网打尽”。截止目前,运用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1000余条,查询执行案件580件,扣划存款650余万元;联合支付宝公司,对2件被执行人的网络虚拟账户进行强制执行。如今年9月份,在阿里巴巴总部成功对被执行人刘某支付宝账户中24300元进行冻结、扣划,这是该院也是孝感法院首次在支付宝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执行案件。

三、加大惩戒力度,打好执行震慑战。该院将执行案件的有关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录入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为执行联动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基础数据信息,严格落实“申请执行人权利清单”制度和“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加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体系,切实加大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共同惩戒力度和打击力度,增大其失信成本,促使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2016年1月以来, 该院通过电视台、网站、报纸、微信微博将850余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信用惩戒机制,使失信被执行人乘不了飞机,坐不了高铁,住不了星级宾馆,贷不了款,买不了车,不能进行高消费等等,压缩其生存空间,使其名誉受损、信誉受惩、行动受限。对拒不执行、规避执行、妨碍执行的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25人,罚款10人,限制出境16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件6人,对恶意逃债的被执行人形成了强烈震慑。

四、创新工作机制,打好执行攻坚战。该院始终将清理执行积案作为执行工作的重点和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执行的统一管理,构建庭(法庭)、站(法官联系站)、点(村村设有联系点)、员(执行联络员)“四位一体”的执行联动模式,着力规范执行行为;科学界定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对执行实施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风险防范,确保执行工作公正、高效。二是创新监督机制。健全和强化执行工作监督体系,依托门户网站“执行案件查询”、“执行案件进程告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大力推行执行风险公开、财产调查公开、财产处分公开、异议审查公开、执行进程公开,健全终结执行程序的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实行严格审查制度。三是创新行动机制。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选取重点案件和难点案件,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雷霆行动”“飓风行动”“破冰行动”等专项执行活动;采取司法拘留、罚款、强制搜查、限制出入境、发布“限制高消费令”等一系列措施,执结“骨头”案件100余件,执结标的额780余万元,提高案件的实际执结率和标的到位率,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