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孝昌县召开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蔡传杰通报了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阶段性成效,介绍了我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情况及“学习教育、顽疾整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赵冰、县人民法院院长肖中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泽英、县司法局局长张金君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孝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中兴就县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顽瘴痼疾整治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事情,深刻影响人民群众对法院执法满意度的评价,请问县法院在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是怎样开展顽瘴痼疾整治的?
答:感谢记者朋友对县法院工作的关心。顽瘴痼疾整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教育整顿期间县法院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我们按照中、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和上级法院工作要求,注重条块结合,深入开展顽瘴痼疾整治,具体到我们法院,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的顽疾整治工作,一是整治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突出问题;二是整治干警及其家属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违规参股借贷问题;三是整治违规暂予监外执行的突出问题;四是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的突出问题;五是整治法官离任违规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方面的突出问题;六是整治审判执行及司法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共排查2018年以来重点案件1500余件,排查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71件,排查经商办企业干警线索25人,排查离职、退休人员30人,对2名干警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根据管理权限移送或运用第一种形态作出处理,对2名干警离任后违规从事经营活动进行了批评教育。
在抓好规定整治动作的同时,县法院针对审判执行及司法作风方面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瘴痼疾,开展专项政治。将诉讼服务质量不高,矛盾纠纷化解不力,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一并纳入整治范围,一体推进。一是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中心职能,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受理、案件查询、判后答疑等“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快审,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次办好”司法服务。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持续推进在线调解,将在线调解作为强化“诉源治理”的有效手段,统一在线调解平台覆盖纠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等流程,为当事人精准匹配解纷力量,在线办理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司法确认等事项,实现调解与诉讼、仲裁等程序顺畅转换,通过在线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同时,在院本级服务中心设立涉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城关法庭设立涉企审判合议庭,在邹岗法庭设立婚姻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相对集中化解。三是开展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2018年以来办理的涉营商环境类重点案件进行倒查,对正在办理的涉营商环境类案件进行跟踪监督,全面摸排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案件和线索。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列为办案必经程序,进行经济影响评估、制定相应处置预案,实行“一案一评估一报告表”制度。以当前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出台了《关于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细则》等四项助推经济发展、司法为民措施。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严格落实院领导、法官联系企业制度,按照“一企业一法官”工作要求,对口联系县内重点企业,开展走访、座谈、调研活动,听取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法律需求。四是强化干警为民服务意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好干警党性教育和宗旨意识、为民意识教育,筑牢政治忠诚,弘扬英模精神,促进干警在为民办实事活动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群众对法院公正执法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作用,以法律咨询等形式,深入社区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组织法官到清溪实验学校、观音湖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全面参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孝昌法院干警到下沉的顺民社区、冯山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6次,法治宣传活动4次。
下一步,县法院将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人民群众评价,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严的措施推进顽瘴痼疾整治工作继续深入,确保教育整顿成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