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邻里纠纷伤和气,执行和解破僵局

来源: 办公室 时间: 2022-02-21 08:41 点击量: 759


 

黄某与丁某本是住在同一街道的邻居,年幼的黄某因琐事与丁某产生纠纷,丁某便一时怒上心头,手持扫把将黄某打了两下。黄某父亲遂将儿子送往医院就诊,经医院诊断,黄某多处软组织损伤,而后黄某在医院住院期间,丁某垫付了1000元医疗费。当月,孝昌公安局组织双方调解未果后,对丁某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伍佰元。

后黄某及其父亲诉至本院,本院判决丁某向黄某支付医疗费1969.6元。判决生效后,丁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黄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案由刚刚进入到执行局不久的我负责执行。此时我进入到执行局工作不足一个月,对执行工作还处在雾里看花阶段。

我收到案卷后马上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了查控,但被执行人的微信及银行账户余额并不足以支付执行款。执行团队的彭向峰法官在了解案情后,担心我经验不足,于是利用周末时间马上拨通了被执行人的电话,耐心跟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告知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劝导其疏散心中怒气。

这个邻里纠纷案件并没有简单采取冻结划扣,强制执行的方式草草结案,双方当事人在彭法官的调解下,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本案以被执行人丁某向申请执行人黄某支付1600元赔偿款的方式和解结案,丁某也消除了心中的不满与怒气,表示愿意主动支付执行款。

彭法官在了解到黄某的父亲尚在隔离的情况下,灵活采用微信确认执行和解协议的方式,促成了双方的和解,丁某也于周一下午来到法院支付了执行款。就这样,一起邻里纠纷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而我也深受启发,认识到执行工作并不是简单在电脑上查一查就可以解决,它需要法律技巧、沟通技巧,更需要执行法官发挥聪明才智,灵活运用业务知识,才能获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微信图片_20220217084504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