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抓党建、兴产业、绘就村民幸福底色

来源: 驻村工作队 时间: 2022-04-05 08:40 点击量: 512

要想村强民富,先要强支部孝昌法院自包保利民村以来,派驻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党员干警与包保户对接,法院党支部与利民村支部进行支部搭建对接,党群连心在一线,紧紧围绕“党建强村、产业兴村”目标,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同时注意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共商产业发展和改善乡村精神风貌大计

图片1.jpg

县法院领导每月到村调研,集中一起过党员活动日,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开展派出单位支部与村支部互动、第一书记讲党课包保党员入户宣传等活动,组织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评选脱贫致富榜样“一塆一堂课,一户一解读”进入户送政策把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激发干事活力。“主题党日+助力新村建设活动中,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宣誓掷地有声的誓词,使每一位党员再一次接受心灵的洗礼,入党誓词入脑入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把党建与履职尽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包保单位把各方面的资源、力量、载体整合起来,开展“党员活动日”结对帮扶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讨论近期工作重点。通过“党员活动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党员意识,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深入到基层与群众近距离接触,了解民情民意民声参加活动的党员纷纷从自身工作、产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出发,为土特产品拓宽销路、擦亮品牌提供资源要素支撑,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并且乐于奉献真心让群众受益,既帮助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群众家庭中,使得帮扶工作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入股分红得股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是利民村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推动基层党建与村企共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领群众致富的真实写照。该村黄茶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租赁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十多名茶农正在给茶树除草、松土、浇水……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微信图片_20220401160350.png

利民村村党总支引贤回乡,投资500万元创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据负责人付传猛介绍,茶叶基地目前有3个品种,有望在今年清明节前后采摘第一茬。下一步,架子山茶叶基地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并不断完善茶产业链,通过租赁及托管方式,积极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就业增收。同时基地计划以茶叶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茶旅融合型生态农业,走茶叶、苗木、花卉、水产、休闲观光、农家采摘于一体的路线,依托“目标共谋、组织共建、产业共兴、设施共担、生态共护、成果共享”的“六共”融合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下,村里党员带头开展流转土地、环境整治,争取村民支持,发挥市场经营优势,搞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建成黄茶苗木基地等特色产业,村支部坚持“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联合党建、联合决策、联合规划、联合环保、联合创业”,实行党组织共融共生、产业发展一张图,推动基层党建与合作社共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领群众致富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共赢产生了较好发展趋势和良性反应。

 

“我们村以前脏乱差,房子破旧不堪,鸡鸭满地跑,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一下雨路上哪里都是水和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走不成路......现在村里开展环境整治,把村子整得干干净净,环境美化了,又整洁又好,我们住着也舒坦,现在的生活别提多幸福了!”72岁的村民潘婆婆对利民村的变化赞不绝口,她说:“以前,村里的环境脏乱差,如今村里完全变了样,我们心里面高兴啊!

 

利民村着力打造和美月塘,经过清淤、护坡、安装围栏、安装休闲椅、打造绿化带,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图片10.jpg

该村认真贯彻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发挥生态优势,守护绿色家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农家小院亮丽雅致、行道树木郁郁葱葱,村口的月塘湖碧波荡漾,湖边开满了油菜花,村民们聚在河塘边洗衣、聊天,十分舒适惬意。村里变化太大了,鸟语花香,吃完晚饭以后就可以散散步,空气清新,心情也舒畅,真的不比城里差。


利民村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涵养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村容村貌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扮靓一家庭院、净一块公共场地、栽一棵绿树、护一片干净水源等行动曾经的天然水塘改头换面,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了好的生态,才有了乡村振兴的良好基础。立足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让乡村的自然生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留住“原味”的青山绿水,使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村振兴的亮点。环境美、生活便、村民笑,春日暖阳下的利民村处处惊喜、处处美好,满满的幸福感萦绕于村头巷尾,汇聚成一幅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在这里,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已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