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河南郑州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里,正在和同事合议当天第十个案件时,方金刚法官从椅子上昏倒在地,后经救治不幸去世。近日,最高院“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号召全国法院系统向方金刚法官学习,并发出了“唯有加倍工作,才能不负金刚”学习口号,振聋发聩,铿锵有力。
一
翻开方金刚法官的履历,不由让人不生钦佩之情。
方金刚, 1965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曾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2005年10月起作为从京外引进的第一位法学博士到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工作,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8年方金刚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调研处副处长。2009年他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参加了世界法律大会并作英文主题发言。2010年至2013年援藏3年,2012年12月任审判员,援藏之后开始从事审判一线工作。
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增设4个巡回法庭,方金刚主动报名,来到位于郑州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担任四巡主审法官、三级高级法官。
二
今天,微信圈里流传着一则哀思《倡议书》:
我单位(湖北省孝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戴斌同志于2017年11月5日不幸去世。这一如晴天霹雳突来的消息让他的所有亲人、朋友、同事都万分难过。戴斌同志在单位期间思想进步、尊敬领导、关心同事、乐于助人。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我单位一名优秀的干警。如今戴斌同志的妻子没有工作,一个仍在读书的儿子,父亲去世,留下一位耄耋老母亲,家庭重担全靠戴斌同志一个人负担,戴斌同志的离去,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小家庭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再伟大的事业都是有一个个微小的个体组建而成,他们可能只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没有做过经天纬地、规划远大、影响深远的丰功伟绩,身在基层,一辈子到退休只是科员一枚,甚至连个法官都不是。然而,正是一个个他们,九月份就进入了无休加班模式,凌晨三点就奔走在执行行动路上、深夜十二点还在埋头书写判决,更有人倒在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
他们的身后,是年老父母的扶助需要,妻子儿女的终生依靠;肩负的工作,也是司法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今,为了或许别人看来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司法工作,耗尽了心血精力,舍弃了父母妻儿,可能也不会留在更多人的记忆里。
三
我们在纪念金刚法官的“金刚”精神时,也不应该忘记,3500多基层法院里,数十万的基层“戴斌”同志奋战在司法工作一线上。正是这些一辈子可能连副科级都混不上的默默之辈,为了结案率、执结率百分之零点一的提高,需要付出几十晚的加班加点,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应该成为同样值得学习和纪念的司法英烈。
方金刚法官走了,他在最高层面为司法改革进程规划、司法解释理论指导、重大疑难案件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怀念与学习;同样,我们也应该记住最基层执行干警戴斌为配合司法改革进程、落实生效法律文书效力、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执行每起执行案件,付出的辛劳与付出。人的学识能力可能有大小之分,但是在付出精神上,绝对是平等的。
结束语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活在太阳底下的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时光在公平中前行,尽管工作分工有高低等级之分,但时光不会厚此薄彼,对工作的奉献精神无高低等级差别,结局都是对每个人素质与精神、能力与付出的一次没有回头路的检验。
高山之雄壮,杨柳之柔弱;白杨之挺拔,青草之绿茵,生活形态如此之绚烂,在貌似静好岁月的人生旅程里,每个人都是一道不可或缺,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辉煌、存在的价值。
在生命的空间里,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在这缤纷的世界里你永远是一道唯一的风景。